班輪公司主動裁減航次運力

2013-11-01 16:40:52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

班輪公司2013-2014年運營成本增速預計超過3%,主干航線大船云集產生的規模效應滲透至其它航線,加之冬季運輸淡季出貨不足引起供需緊張運價跌跌不休,班輪公司為減虧保業績主動裁剪航次運力,多條航線加強運力共享以期抱團過冬。

日前,馬施云會計師事務所(Moore Stephens)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4年所有船型運力運營成本升幅均將超過3%。從該事務所對歐亞地區船東和經理人所做的調查問卷來看,船員工資和保險費用上漲尤為突出,今明兩年這兩項成本支出將上升2.4%和2.5%。兩年里船殼、機械險保費分別上升2% 和2.3%;備件成本也將分別以每年2.1%和2.3%的增速上漲;潤滑油(產品庫 求購 供應)成本支出今明兩年漲幅均在2.2%;堆存費用也將每年分別增長2.1%和2.4%;與去年相似,管理費用很可能成為成本支出中漲幅最小的一項,今明兩年預計分別上漲1.4%和1.7%。

另外,事務所在就未來12個月里推升班輪公司運營成本的三大主因的調查后指出,21%的受訪者(同比減少6%)仍將融資成本視為頭號“燒錢手”,20%認為船員用工成本最大,排在第三的是競爭成本,占受調查人數的18%。

班輪公司在默默承受成本上升加速壓力的同時,還要遭受追求規模效應的“被大船化”趨勢的擠壓。倫敦經紀行(Braemar Seascope)分析師指出,主干航線大船云集產生的規模效應已經滲透至其它航線,運力尺寸不斷加大,航線運力總體運能水漲船高,從而導致多條航線運價一路下滑,且止跌跡象不明。

為取得班輪運輸的規模效應,班輪公司在航線的運力部署上逐步傾向投入大型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以歐洲一家班輪公司為例,旗下亞洲至南美東岸航線上投入的巴拿馬型船尺寸已由7月份的7500TEU提高至9500TEU,另一家經營南北航線的歐洲公司甚至已經開始在該航線部署萬箱船。據勞氏情報的數據,10月底,南美東岸航線周班航次運力同比大增23.7%,觸及96289TEU。

運力大增的同時,運力需求增速卻明顯滯后。MDS Transmodal分析發現,今年運力供給增速超過兩成,而運輸需求增速相對較弱。據其預測,2013年亞洲(不包括印度次大陸)至南美東岸航線貨量同比增幅約在8.4%,總量或達到190萬TEU。南美地區貨量不濟與巴西經濟增速低于市場預期不無關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最新的國家研報中說,巴西經濟活力降溫以及通脹率頑固性走高將使得市場對其長期潛在增速需要重新評估。

受此影響,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顯示,從今年1月初至10月底,上海至桑托斯(Santos,巴西)即期平均運價已從年初的2223美元/TEU大跌68%至710美元/TEU。

面對亞洲至南美航線的運力過剩和運價下滑,為迎合市場慘淡的基本面以及應對11月至明年4月間的運輸淡季,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漢堡南美、南美輪船、中海集運以及韓進海運果斷取消聯合經營的SEAS 3、ASAX 3、ASAS 3和NGX 3航線。據勞氏情報的數據,取消的航次運力尺寸都在8500TEU到106500TEU之間,減少的運力總量占該航線運力總量的一成還多。